9月25日,海峽兩岸(合肥)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學術研討會閉幕式于合肥學院圖書館A報告廳順利閉幕。研討會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合肥學院、合肥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承辦,銘傳大學、安徽省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劉銘傳研究會、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協辦。

安徽省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高開華、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藍博洲、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創會會長林光輝、合肥學院黨委書記蔡敬民、合肥學院校長張文兵出席會議。海峽兩岸140多名專家學者與合肥學院200多名師生到場參會。會議由蔡敬民主持。

張文兵發表講話。他表示,作為劉銘傳家鄉的一所大學,為能夠承辦這次研討會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兩岸專家學者從不同視角對劉銘傳的個人品格、海防思想、治臺實踐、歷史功績以及他在臺灣的深遠影響進行了考探與分析,提出了不少角度新、意義高的學術見解,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增進了兩岸情感交流。他指出,皖臺合作辦學作是合肥學院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項有效措施,已與多所臺灣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上做出了有益探索。學校將以本次會議為契機,以校訓為引領,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營造濃厚氛圍,同時加強淮軍與劉銘傳研究中心的建設,不斷拓寬對臺科技、教育、文化交流領域。

高開華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本次研討會分享了同行的友情,分享了研討的成果,分享了交流的喜悅,希望與會的專家學者繼續加強對劉銘傳的研究,繼續加強兩岸高等教育交流,繼續加強兩岸專家教授的交流。他指出,對劉銘傳的研究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意義,這次研討活動組織得非常好,非常成功,這樣的活動應該繼續去做。他從質量工程、民生工程、人才工程、創新工程、改革工程等方面深入地介紹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的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希望兩岸高等學校和專家學者繼續保持交流,這種合作既是期待、呈現,更是提升。

閉幕式上,各圓桌會議主持人匯報了研討情況。廣西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黃振南、大連民族大學原副校長關捷、臺灣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召集人洪德先、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及博導趙珍依次發言,高度評價了劉銘傳研究的重要意義,建議到今后要進一步加強兩岸學術交流和研討,共同促進文化發展。
據悉,活動期間,高開華在我校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海峽兩岸大學生農產品包裝設計作品展和臺灣巡撫劉銘傳圖片展。

(宣傳部 環巢湖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學生記者葉鑫鑫 )



